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新聞中心
很多人都喜歡日式庭院,光是靜靜地觀賞,就有一種被治愈的感覺。
想知道怎么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設計一個日式庭院嗎?
日本的庭院是從中國傳承過去的,尤其受唐宋山水園林的影響,經歷了筑山庭、池泉庭、枯山水、茶庭等多種類型,前后有1600多年的歷史。最早是為了滿足神社和皇家貴族的需要,后來才逐漸走向民間,行成了一種建筑藝術。
由于京都有很多天然的池塘、泉水、丘陵,樹草豐富,土壤和巖石的質量也都不錯,所以這里的庭院文化最是濃厚,每一個庭院都有不一樣的故事。
在設計自己的庭院之前,先看看傳統日式庭院的幾種風格。
No1.筑山庭
筑山庭最早出現在飛鳥時代(538年-710年),在庭院里堆土筑成假山,再搭配石燈籠、樹木花草等景觀。一般占地面積比較大,利用自然地形進行人工美化,表現開闊的河山。
因為受佛教影響比較多,所以在宮苑和寺院里最常見,高聳的山石象征佛教的須彌山,有點蓬萊仙境的意思。
No2.池泉庭
池泉庭在日本比較常見,是指以水池為中心,加上湖心島、瀑布、溪流、石橋、亭臺等組成的水系景觀庭園。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(794年-1192年),是貴族在自家后花園打造的自然風景,而且庭園大到要乘著舟才能看完。
其實大部分園林都是池泉庭和筑山庭合二為一,比如著名的桂離宮庭院。
No3.枯山水
到了室町時代(1336年-1573年),日本庭院迎來了黃金年代,造園技術發達,開創了大家熟知的枯山水。
顧名思義,就是沒有一滴水、沒有樹,只有荒涼的巖石、砂礫、青苔來重建自然風景,代表山、島、和河流,就像是把一幅山水畫搬到了地上。
最有名的是京都龍安寺的石庭,一個矮土墻圍成的長方形禪院,不借一草一木,地上鋪著一層細白砂石,梳著整齊的波紋,只有15塊石頭,簡單質樸,有一種隨時讓內心變平靜的氣場。
除了造景外,枯山水還有防盜的功能,擺在房屋周圍或住宅門前,傳說即使輕功再好的忍者都會留下聲音和腳印。所以每天早上都會再耙一遍,整理紋路。
No4.茶庭
16世紀的桃山時代(1568年-1603年),茶文化開始流行,茶庭誕生,在千利休(著名茶道宗師)的天下茶屋達到頂峰。
作為一種為進行茶道禮儀而創造的園林形式,茶庭的面積一般比較小,四周圍是竹籬,中間布置石階象征崎嶇的山間小徑,用青苔、松葉暗示茂密森林,石燈籠模仿神社的肅穆清靜,還要經過石蹲踞,用泉水洗手來凈化自己,最后通向茶屋。
像我之前看過的在川合庭就更像是茶庭,在這里喝茶仿佛進入了一個禪的世界。
看過很多庭院后就會發現,幾平、幾十平甚至一兩百平的小院子大多是枯山水的形式,而幾百平、上千平的園林一般整體采用池泉庭的形式,局部用枯山水或筑山庭的做法。
接下來我分享幾個設計教程,讓你也能擁有自己的日式庭院。首先準備五大要素:竹、石、苔、砂、植。
如果你有一個方正的小院子,先種上一兩棵高低不一的樹,松樹、楓樹、梅花、山茶花、繡球都可以做主打樹;然后隨意放幾個大石塊,鋪一條石板路,四周用竹子做圍墻;最后在其他空間種青苔、撒碎石做點綴,雖然它們是最不起眼的背景,但沒有就不算完美。
想要增加一些野趣的話,可以用竹子和流水組成一種叫“逐鹿”的裝飾,利用杠桿原理,通過平衡轉移,竹子打在石頭上發出清脆聲響,以靜制動?;蛘咴谛〗锹滗伩萆剿?,做個石燈籠,夜晚也能散發禪意的美。
如果是一個窄窄的通道怎么辦呢?做一條悠然小徑吧,曲徑通幽處,從門口鋪到屋前,配合落地窗就有茶庭的感覺了。
如果是室內空間,哪怕只有一兩平也能做簡單的坪庭,任意兩三種元素組合,滿滿的日式風味。在走廊、客廳或者玄關鋪上木地板,中間放打磨過的小碎石,踩上去也不會硌腳,再擺上石燈增加趣味,是不是超有意境呢。